□本報記者程道傑 龔硯慶
  180塊充滿活力、魅力和引力的區域,星羅棋佈在古老而又全新的中原,集聚著建設富強河南,推動中原崛起、河南振興、富民強省的核心力量。
  全面深化改革,打造河南經濟的升級版,產業集聚區在承擔新使命的同時,無疑也迎來了全新的發展契機和更大的提升空間。
  站在2013年歲尾,回望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產業集聚區發展,可以清晰地看出,180個產業集聚區正在深刻地改變河南,帶動中原轉型發展走向新一輪“聚”變。
  1980年出生的劉延茂,是孟州市西虢鎮義井村人。他先後在南陽、江蘇等地務工,2011年回到位於孟州市產業集聚區的廣濟藥業(孟州)有限公司就業,如今已是廣濟藥業項目部的副經理。
  “從家到公司,騎摩托車不到10分鐘路程,每天早晨7點40分從家裡出門,不耽誤8點鐘到廠里上班。周日休息,還可以幫父母種種地。”劉延茂說。去年8月,他與女友璩泰曉喜結連理,小璩也在集聚區內的一家企業上班。小兩口家庭事業雙豐收。說起這些,劉延茂不由得笑逐顏開。圖為劉延茂正在公司實驗室工作。(攝於12月5日)⑤3本報記者史長來攝
  1
  全省投資增長的集聚地
  【微故事】今年以來,臨潁縣產業集聚區出現的一個現象,一度讓該集聚區管委會紀檢書記李巍巍感到費解。
  華冠養元新上二期投產運行,聯泰又開始建設12條最新的生產線……各家企業競相擴大投資,來拉產品的車排起了長龍。李巍巍問:既然銷售形勢這麼好,當初為何不把生產規模搞大些?
  李巍巍問得真誠,企業老總也答得實在:當初在這兒投資建廠是想試試看,哪知道投產後會這麼賺錢,不追加投資行嗎?
  資本總是涌向活力“高地”。儘管河南始建產業集聚區是因國際金融危機、區域競爭加劇和自身結構性矛盾等“倒逼”而成,但與早期沿海地區無意識、自發形成的產業集群發展不同,我省更將其作為轉型發展的新載體和突破口。勇於改革,大膽創新,探索出了“一舉求多效”、“一發動全身”、“一優帶百通”以及“三規合一”、“四集一轉”、產
  城互動等發展思路和戰略舉措,謀定而後動,厚積而薄發,使產業集聚區始終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。
  今年前10個月,全省180個產業集聚區完成投資10131億元,同比增長28.5%,占全省投資的比重為50.4%;實際利用外資60.49億美元,同比增長29.6%,占全省實際利用外資的55.6%。
  【觀點】“發展仍是我們的第一要務,投資依然是當前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。它所帶動的不僅是量的增長,更是轉型升級和社會全面發展的新活力。”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、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宋國青說。
  投資必然要求回報,投資的流向是投資環境的晴雨表。孟州市委書記魏超傑感慨地說,孟州是個人口只有30多萬的內陸縣級市,但是僅去年以來,就新引進市外項目148個,其中億元以上項目43個。重要原因,就是得益於堅持轉變政府職能,用硬手腕打造軟環境,把軟環境打造成硬資源。
  2
  農民轉移就業的主陣地
  【微故事】曾在廣東一家制衣廠打工多年的劉中起,今年徹底告別了一個人獨自在外的日子。去年這家制衣廠在周口市太康縣產業集聚區投資建廠,家在太康縣老冢鎮的他就申請調到了太康公司。
  “家門口就能上班,還能照顧老人,多陪陪孩子。”劉中起說,以前在廣東,一年只能回來一次。
  劉中起還算了算賬,家鄉工資如今也不低,除去各項開支,更實惠。今年,他的妻子、女兒都到廠里上了班,每月家裡收入8000多元,上個星期,他已拿到了縣城新房的鑰匙。
  劉中起所在的周口市是傳統農區,今年全市12個產業集聚區就有27萬多農民就近當了產業工人。
  據今年1~9月統計,全省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業人員已超過305萬人,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6萬餘人,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業人員的52.3%。
  【聲音】“過去怕農民進城,現在盼農民進城,產業集聚區發展這麼快,到處都在招工。”西峽縣縣長李德成說。
  新型城鎮化也隨之悄然加速。
  道路、交通、網絡、學校、醫院、娛樂、環境、社區、就業等齊備的配套設施與均等化的服務,散髮著強大的吸引力。
  中牟縣白沙鎮的小伙子師傑,3年前經過培訓進了該縣產業集聚區的一家汽車配件廠,善於鑽研學習的他一年後成了技術骨幹,拿到了車間里的最高工資。今年在縣城買房後,11月18日他與大學畢業的女友舉行了婚禮。
  【觀點】“樂業自然就會提出安居的訴求,產業集聚區已經成為農民向城鎮轉移的聚集地。”省社科院副院長谷建全說,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,必然帶動更多農村人口向城鎮有序轉移,在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同時,又與新型工業化形成良性互動。
  3
  河南轉型發展的新載體
  【微故事】信陽還出智能手機?鄭州市民李女士在手機專賣店里左挑右選後的發現讓她驚詫不已。
  事實上,長期以“農”字看家的革命老區已經成功擁抱了高新科技。在信陽的產業集聚區里,不但出產手機,還產出了中原第一臺液晶電視。不久前,信陽與深圳手機行業協會簽訂協議,約定投資150億元,建成中國信陽手機總部大廈和產業基地,入駐企業將達50家以上。而這,正是信陽經濟轉型升級邁出的堅實一步。
  傳統“煤電鋁”工業大縣伊川,也以產業集聚區為龍頭,圍繞老產業,做起新文章,引進了鋁箔、高檔精密鋁材等項目,不但可以生產單零箔、雙零箔、PS板等產品,而且可以生產塗層板等終端產品,由“傳統”向“精深”加快轉變。
  對貧困縣嵩縣來說,產業集聚區是個新經濟名詞。雖然起步晚,但科技含量高,有著後發優勢。從一張白紙描繪到現在,該縣已擁有3個博士後研發基地和生物醫葯、農產品乾燥裝備等4個科技孵化器,目前35項高新技術產業成果中,5項已經落地。
  如今,在我省180個產業集聚區內,處處可以感受到這樣的新意。統計顯示,前三季度,我省產業集聚區高技術和高成長性產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41.6%、21.6%,占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10.2%、63.4%,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1.4個和2.8個百分點。
  作為推動我省經濟轉型升級的突破口,產業集聚區已成為推動我省科學發展、轉型發展、打造經濟升級版的絕對主力。圍繞電子信息、食品、家電、傢具、紡織服裝、金屬製品、新型建材等重點領域,著重延鏈、補鏈,一批龍頭項目和配套關聯項目紛紛落地。
  【聲音】“要實現河南的跨越發展,就必須不斷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,改造提升傳統產業,同時盯住那些科技含量高、發展前景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,開發具有領先水平的高端業態、高端產品、高端品牌。”河南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溢海說。
  【觀點】“實踐證明,產業集聚區已經成為我省縣域經濟的發動機,成為實現轉型發展的新載體和突破口。”省科學院副院長張占倉認為,打造集聚2.0版,深化改革仍是當務之急。以改革加快實施轉型升級,以改革增創對外開放新優勢,以改革加速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進程,依然是產業集聚區發展中需要繼續破解的課題。
  “改革意味著創造優勢,優勢意味著率先發展”。在河南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,產業集聚區面臨著向更大規模、更高水平、更好質量邁進的新任務,更迫切需要解決困擾自身發展的問題。
  改革再出發,產業集聚區引領的中原新一輪“聚”變正在發力。③5  (原標題:中原走向新一輪“聚”變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y49lypzz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